我国各疾控机构一直在做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工作,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SARS、人感染禽流感及其它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等。未来新冠肺炎也必将成为我们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的重要成员。那么我们在做好新冠疫情监测与防控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这个“老对手”——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在法定传染病中包括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二者均为乙类传染病。2013年3月,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将其单列了出来。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由于其血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其中,高致病性H5N1和H7N9尤为引人关注,不仅造成了人类的死亡,同时重创了家禽养殖业。
流行病学: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散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露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目前研究的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不排除有限的非持续的人传人。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为高危人群,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大多数为年轻人和儿童,H7N9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根据现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认为,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合并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个别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和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往往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并发症等。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做出人感染H5N1或H7N9禽流感的诊断,应注意与季节性流感、SARS、新冠肺炎及其它肺炎的鉴别。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甚至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禽流感发病的高峰均出现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7-9月是发病的低谷时期,具有秋冬季高发的季节性特点,这也与病原特点相印证。所以秋冬季节我们要特别加强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控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做好动物流感的监测,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从散养方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学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露机会;做好流行病调查和病毒学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学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干预和应对措施;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加工烹饪食物等,这也是防控新冠疫情的必要措施,可以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需特别加强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相信在我们努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同样能成功地管好禽流感,取得“双胜利”!
【本期作者】刘皓,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宣教科科员,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学位。擅长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常见传染病的防控。